2025年7月22日至25日,由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主办的「科技艺术青年实验计划」圆满开展首阶段活动,吸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青年科研人员、设计师、艺术家及跨界团队参与,共同探索科技与艺术融合如何在社会福祉与可持续发展领域落地实践,以行动回应“科技向善”的时代命题。
本次青年实验计划以“科技向善·沉浸式体验·全球协作”为主题,围绕沉浸式技术与人工智能艺术在教育公平、公共健康、心理支持和文化普惠等议题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与实践交流。活动期间,多位来自全球创新贡献奖评审团及国际社会创新机构的导师带来前沿案例与方法论分享,帮助青年参与者理解如何将技术突破转化为可持续的社会影响力项目,推动科技与艺术不只是技术表达,更成为连接人与社会需求的桥梁。
活动中,多位青年参与者分享了来自不同地域背景的创新方案。来自墨西哥和肯尼亚的团队带来了以VR技术和AI驱动的沉浸式学习工具,助力偏远地区儿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低成本可扩展的技术,打破地理与经济条件造成的教育壁垒,让更多儿童受益于创新科技带来的平等机会。另一组来自法国和中国的青年创新者则展示了将沉浸式VR冥想训练与心理健康干预结合的项目,用更具互动性和可参与感的技术方式为青少年和社区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支持,缓解心理服务资源不足的问题。
除了教育与健康领域的关注,实验计划也展示了科技艺术如何推动文化普惠与公共空间创新表达。新加坡青年团队分享了“城市声音”项目,通过AI算法实时捕捉社区声音并生成可视化艺术,投放在社区空间与公共场馆中,促进社区文化认同与公众互动。来自日本的青年艺术家提出“互动影子墙”方案,通过AR与体感互动装置,让公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实现科技艺术在公共空间的普惠传播。青年们的分享不仅展示了如何将技术转化为面向公众的真实体验,也体现了他们在回应社会议题时的责任感与创造力。
本次活动期间多位青年创新者跨越时区与文化背景组成线上小组,共同围绕“沉浸式技术如何回应社会议题”进行探讨,产出了多份具有实际落地潜力的初步方案,并在导师指导下不断完善实施路径,包括用户验证、潜在合作伙伴拓展及可持续商业模式设计等,为未来项目落地打下了良好基础。青年们在分享时普遍表示,通过此次实验计划不仅获得了全球导师的专业指导,更在跨文化合作中汲取了新的灵感与信任,为未来长期深耕科技与艺术领域的社会创新奠定了信心。
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秘书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科技创新与艺术表达从来不应局限于展示层面,而应成为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手段。沉浸式技术和AI艺术在公共健康、教育公平、文化传播等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全球青年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力量。全球创新贡献奖将持续支持青年创新者,将技术与艺术的力量转化为社会福祉与公共价值,推动“科技向善”的理念从概念走向实践。
未来,全球创新贡献奖将继续推动“科技艺术青年实验计划”及沉浸式创新系列活动,为全球青年创新者提供导师辅导、展示平台与孵化资源支持,助力更多青年力量在全球社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从“想法”到“实践”的跨越,让科技与艺术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全球创新贡献奖组委会
2025年7月26日